0 Z0 p9 n' {% \, A/ ~. S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晚年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亲历的。虽然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了,并且是一件不算太大的事,但这件事对包括广大秘书工作者在内的领导身边工作人员仍有着别样的警示意义。
6 d& B8 K: y/ H9 G& V2 J毛泽东酷爱京戏。在他晚年的时候,疾病缠身,京戏那高亢、豪迈的旋律让他陶醉,可以暂时让他缓解痛苦。在高兴的时候,他有时还哼唱几句,一边用手打着板眼,一边眯起眼睛唱着,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每当这时候,护士也会同他开个玩笑:
. K* i3 t& m* m" E" J
“主席,您真是个戏迷!”
$ F I {+ p2 l: C k; G
“我称不上是戏迷,只是有点迷戏。”
0 L1 g3 `& X2 T1 q他常常点戏听。《李陵碑》、《打渔杀家》、《法门寺》、《荒山泪》、《贵妃醉酒》、《钓金龟》、《霸王别姬》都是他常点的戏。对于杨宝森、尚小云、谭富英、肖长华、程砚秋、梅兰芳……这些名角,他都能讲出个一二来。江青很了解毛泽东的这个爱好。她曾专门组织人马,为他录制了一批唱片、磁带。但毛泽东听过几次之后,便失去了新鲜感。
4 j7 J5 z; P# Z. `6 k6 l! l有一次,某文工团的演员小丽来看望他,他说:
# `) p* j1 E9 ?. q( f+ e“我喜欢听京戏。听唱片是一回事儿,听本人唱又是一回事儿。你能不能给我请一个会唱京戏的女孩来,让她唱给我听听。”
1 W% b9 ]. q& H! O+ m
“那么多名角,您请谁不行呀!”
# e8 X+ d) h5 m- G3 y
“我不想惊动这些名人噢。”
6 a5 l8 n$ o6 s) @- C过去,他也曾请过名角,像赵燕侠、马连良、李慧芳,都进中南海给他唱过戏。也许,听惯了名角,再听听无名小辈的戏别有一番风味。小丽答应了毛泽东,从她们歌舞团请了一名会唱京剧的歌剧演员。
0 ~ |( M3 P Y* D一天下午,小丽带来了那个会唱京剧的演员,她姓林。
+ f( g8 j0 N% M4 ?! M, w“主席,您想听京戏,我把小林带来了。”小丽指着小林,向主席介绍着。
; x1 p" z/ C( _- r1 b; p0 x0 J“噢,好啊,欢迎你来我这里玩。今天你想唱一段什么呢?”
! H4 j5 @/ q; e# u
“我唱一段穆桂英大战洪州吧。”
$ j3 j& P7 s$ s# _; a, W: L“可以嘛,那就唱起来,没人拉京胡,就清唱吧。”
* O) j* z0 w# B5 A; _" x9 y小林清了清嗓子,用不太大的声音唱起来。小林虽然多年不唱京剧了,但来之前,还是练了一阵子。给主席唱戏,可不能唱砸了啊。小林有些紧张,但总算顺利地唱完了。她音色圆润、甜美,听起来确也还动听。
6 Y9 w, y$ ^$ |0 U4 ~) P
毛泽东听完了之后,很高兴。小林坐下来稍微歇息一下,喝了口水。
5 {& p) b" {8 N- {
“小林这段穆桂英唱得蛮好听的,你唱段《霸王别姬》吧。”
( ?' K1 S. D7 [0 v* t" E3 B“您喜欢听哪一段呢?”
. i/ z' p; G; m
“你最喜欢哪段,就唱哪段。”
1 ?! w+ ^7 f% w/ I& {小林于是念了开场白:“看大王醉卧帐中,不免去到帐外闲游一番便了。”
& f/ X& H% ]2 F8 P+ i( @几句念白,很有味道。主席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 j% o V; B' u+ V' \6 ~- M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2 p0 G3 x7 r# \6 n" e4 [9 i X我只得出帐外且散愁心。
% }1 X% R/ v( F! Y1 `( z
转移步走向前中庭站定,
& L% @" Q; R9 A
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 N" F6 `8 q$ l8 ?1 S# V" s$ @: l) C……
) ?3 @8 U3 S1 W2 N9 J
听了小林这段清唱,毛泽东兴致大增,小林还没唱两句,他就开始用手拍着沙发的扶手,一板一眼地跟着哼唱起来,头也摇,身子也晃动。看来,这段戏是对了他的口味。
" B/ a9 L0 B6 y: d; N
小林虽然不是什么名角,但在毛泽东的客厅里,离得这么近,专门给他一个人演唱,唱得也确实很有功底,这使毛泽东感到别有一番情致,看上去很高兴。
$ X- ]; D5 E# Z4 {5 S6 l7 |: M$ \ }
《霸王别姬》这段戏唱完之后,毛泽东说:“唱得不错,休息会儿,今天就先唱到这里。欢迎你以后再来!”
6 M4 D( e2 n2 E
这是小林第一次来毛泽东这里。在亿万人景仰的、神话般的伟人面前,她显得很拘谨、很局促。她虽然从艺多年,挺有舞台经验,但像这样的演唱,特别是为伟大领袖毛主席单独演唱,她还是平生第一回。唱完之后,她坐在那里端着杯子,一脸的笑容,但她的心情却十分不平静。
' F j3 K$ \$ p* N$ t) \0 L
她几次都想把水杯放下,掏出那个装在口袋里的毛主席语录本,但又被自己阻止了。“不行,这合适吗?现在行吗?再等会儿吧。”
& w3 s0 Y6 ?9 L5 W
小林自己和自己打架了,不行,行!不行‥‥‥交替出现。她生怕失去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的好机会。但她又怕这样做会引起毛泽东的不满,她的确把握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 f' |0 T) [1 y8 y
终于小林还是被一种强烈的欲望征服了,反正就这一次!人在某些时候,很可能在一瞬间做出了决定,就向前迈出一步或向后退下一步。
: z9 Y: z' A. k" j7 y
“主席,我想请您给签个名。”
# L, l1 n3 K C毛泽东抬眼看了看她,似乎听见了,又似乎没有听懂她的意思,脸上是一种疑惑不解的神情。小林见毛泽东没有回答,也不知是那儿来的勇气,她又把话说了一遍。
+ q) S) L0 s5 a( f' U6 |" U: E) @# u这次毛泽东可确实听见了,他把眉头微微一皱,一声没吭,接过语录本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枝他平时常用的红色铅笔,在语录的第一页空白纸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了小林。
$ q9 I$ b" S% S+ k9 X1 F0 C小林赶紧接过来,真是如获至宝。是啊,“毛泽东”三个字真真切切写在了语录的扉页上。这可是毛主席亲笔签名啊,是的,没错!她的激动心情,使她无法看得太清楚,无法看进眼里去。她赶紧把语录本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连声说谢谢主席。
3 H' I, }$ c7 j2 ?/ T9 V D签完名之后,毛泽东表示他要休息了。
& x+ R2 t3 j9 C/ {" C3 E
小林和小丽分手后,还在回家的路上,她又赶紧拿出那本语录,那本稀世珍宝一样的语录,看看毛泽东的亲自签名,她真怕这签名突然消失了。她打开了第一页,看着、看着,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2 C8 w1 y( K1 ~/ D' m/ w8 c“毛泽东”三个字,草得让人看不出来,似像非像,似是而非,但这是真的,是毛主席的手迹,没错儿!她太激动了,她多想跟她家里的人、朋友、领导,跟她所见到的每个人都把这件事,把她如何给毛主席唱戏,又如何让毛主席给她签名,主席又如何真的给她签了名的情景,讲给他们听啊!
- @8 Y8 R7 U; n, O
尽管带她去的小丽曾再三告诉她,不要对任何人讲起这件绝对保密的事,一点儿都不能讲。谁要是讲,谁就是泄露了一号机密,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小林指天为誓地作了最令人信服的保证:“我向毛主席保证,绝不会说出一点儿情况,真的,我真的向毛主席保证……”
3 t* B# S/ t0 s& `. d但“保证”也好,誓言也罢,此时,不知不觉地都显得那么模糊了,渐渐地消失了。小林回家的当天,就一五一十地讲起了自己的荣耀,小林丰富的表情,惟妙惟肖的模仿动作,使她在自己的丈夫面前,简直是演了一个戏剧片断。
3 b2 a& Q0 ^- X4 H8 E6 U2 o8 d! U最后,小林也让丈夫发誓,保证不把这件事往外传。
# f: y, |& `* m# q! d( d. X
但没过几天,她去中南海毛主席那里唱戏的事儿,不胫而走,文工团上下几乎人人皆知了。
7 ]& d5 _ U! m小林离开中南海一周后,小丽又来到了毛泽东身边。闲聊谈到了上次曾带来的小林,小丽说:“上次小林给您唱戏,您觉得怎么样?”
' ^! d- b3 F9 a7 H% a7 `5 I- j“唱得不错。但这个女孩讨厌,让我给她签名。干这些沽名钓誉的事情,想拉大旗作虎皮嘛。以后不要让她来。”
! m n' X0 s9 \* e5 Q4 f小林哪里知道,她的形象,她的行为,给毛泽东留下这样的印象。
/ b+ H' _3 L2 x+ ?% m% Z6 _小林沉浸在兴奋之中。她多想再进去一次给毛主席唱戏啊。她终于又找到了小丽,给她带了不少礼物,穿的吃的,大包小包一大堆。但小丽见了小林却冷冷地说:“小林,你也真是的,去了主席那儿一次,回来就说个没完没了。我怎么跟你说的,你又怎么保证的,出了问题怎么办?你也没看出,主席对你很不满意。你让主席给你签名,主席很不高兴,是用红笔签的,这就是绝交的意思。”
6 q" L& g0 b1 u2 J$ H
小林听到这里,顿时失魂落魄。她想解释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更让她窝心的是,主席用红笔给她签名,她丝毫没领会到这里面的含意,怎么这么笨,这么傻呢 !她后悔极了。
8 S0 j! O% t0 s4 L小林与毛泽东的交往也就到此为止。因为毛泽东意味深长地用红笔为她签了名。
# C5 \( i5 P$ q0 ]6 [* v
故事讲完了。我们在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同志,通过这个故事该悟出点什么呢?首先,我想在领导身边工作,是组织的信任和领导的器重。既是个人的光荣,也是工作的需要,但更多的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找领导签名,无非是像毛泽东所批评的“拉大旗作虎皮嘛”。这样做,与一个优秀秘书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不符。其次,在领导身边工作,必须懂规矩、守规矩。哪怕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是多大、多了不起的事,也不能不讲规矩。譬如利用工作之便,动辄找领导题字,让领导签名,与领导合影都是不讲规矩的表现,其结果轻则挨批受责,重则调离岗位。小林贸然让毛泽东签名,闹了个毛泽东与之“绝交”的结局,不能不说是教训深刻!其三就是要严格保密。不要认为只有涉及工作机密的事才需要保密,其实领导的许多活动和个人情况也需要严格保密,例如交往范围、工作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都在保密之列。像小林那样为病中的毛泽东唱京戏,在当时就是极为保密的“一号机密”,怎么能四处传扬,弄得文工团上下“人人皆知”呢!希望我们从小林的经历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