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复制链接]
张家界 发表于 2012-5-9 14: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1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 g$ d! |6 f0 O- D! a
; Q& J% V/ d7 b; w8 s    一
0 v# u/ N3 d4 m) y# w, D2 K: H$ T8 }
$ V$ Y- ~( I' Q8 K* K    恰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当前在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做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浅尝辄止。”、“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级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L: ^- Q; F: O" Z
" O* K4 `' K) E5 o0 t
    不能解决问题的调研,其实质是有“调研”无“落实”。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两张皮”调研。调研内容和实际相脱离,调查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为调研而调研,现实意义不大;二是“半截子”调研。调研内容颇具现实意义,下基层辛辛苦苦,了解情况成果颇丰,但做完调查只是用于写材料、作汇报,之后便装进公文袋、锁进保密柜,就算了结一件事。至于基层、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则石沉大海,形成调研与解决问题“半截子”。, }, w. f! ^2 |

" ?# d1 X2 Y6 n9 B/ d    二
# [4 Z- w( b& T$ _1 R0 U
$ j) ?% C& x/ n' y5 z& S% k' i    剖析“两张皮”调研的原因,其根本所在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讲真话、不写真情。! n# l" I" A: o8 u- M% v+ J8 m- b
$ `9 t! F( }1 a5 l! v
    一是为了验证领导机关已有的结论或满足上级领导的某项需求而搞的调研。不是带着问题而是带着结果调研,结论不是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而是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前。调研不过是到基层寻找能够验证结论的具体事例。即便发现原先的结论错了,宁可另找“事实”,也不愿改变结论。调研的目的是为某些领导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提供佐证。群众讽刺为:尚未出门论已结,调研只是做样子。这可谓“求证”型调研。; |; f* ?% T+ y
( e( b! U8 X. I% _+ V5 y3 K
    二是调研之前先定好调儿,只唱赞歌,不挑毛病。有夸大成绩之心,无研究问题之意,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避而不谈,将存在的矛盾一笔带过。把并不突出的成绩尽可能拔高、美化、放大。谈成绩“一江春水向东流”,谈问题“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可谓“歌德”型调研。
; L1 k6 W8 V+ t2 X; H
3 Y+ [, y4 o7 Q* a9 R- b    三是借调研之机扩大自己的影响,树立个人的形象,以便为今后得到升迁的机会奠定基础。对于基层某些立足本地实际、颇有创新意义或产生良好社会反响的做法,想方设法搞成果“嫁接”,甚至“摘桃子”。这可谓“揽功”型调研。
3 R1 h- P1 |( {; P2 O! w
/ U8 N9 u' m. ~" r7 E  N$ T. ~    四是把调研当作游乐享受的机会,以致吃好、喝好、玩好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为了让下面接待好,提前做好安排成了必不可少的惯例。致使一些基层干部形成了这样的“潜意识”:接待好就是工作好,接待好就能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价。这样一来,接待成为调研中压倒一切的环节也就不奇怪了。这可谓“娱乐”型调研。
0 @$ ]  C8 n5 x
7 D* @" @4 o4 v& ~& K    五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注重听汇报,满足看材料”。回机关后笔下生花,闭门造车,应付了事。这可谓“观花”式调研。2 \, L8 Z# }( D3 F( I2 y3 M+ [8 N. N
. ^' H/ ]* c, D" H1 g( N, N7 {/ Q
    六是造声势重宣传。不论是进工厂、下农村,还是到学校、进商场,都是记者如影随形;无论是与农民、企业主交谈,还是与贫困户、下岗工人讨论,都要有话筒和镜头对着。在很多时候,宣传领导搞调研的分量比领导搞调研本身要重得多。把“谁”来调研和要调研“什么”本末倒置。这可谓“抢镜”型调研。三
$ V+ C- Y" Y" }. y  J; Z1 l: {4 p
( {5 x) d8 V9 a- @' m8 C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七十年前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观点。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有两条:一是了解情况,二是制定政策。前者就是调查研究,后者就是解决问题。前者是前提、基础,后者是目的、归宿。如果不做调查研究,便无从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这种调查研究则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 G1 A9 E% g9 j2 S; W( N

+ }/ A- [$ y; _; F( `3 L4 }% R+ K    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说到底是了解群众所关、所盼、所需的发展和民生难题,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出正确的决策。愿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我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找回调研的“真味儿”,一要动真情,二要听真话,三要解真难。让调查研究结出硕果,力求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幸福。文/杜凤英
标签:调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4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