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工作是一项很强的艺术,领导艺术的运用关键在于火候正好,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则短,即“适度”原则。* F0 O: b8 \: D3 X6 [; r! a
8 Z5 Z- |' ?! |) v I
通俗地讲,“度”是我们做事情、处理问题应该把握的“火候”,是一个界限。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有了这个数量界限,就有一个“适度”的问题。领导艺术的“适度”,就在于把握质与量变与不变的上限与下限的合理区间,找准区间中的最佳点,即最佳适度。
- C4 h+ S2 K7 b# M
+ N; u% r9 ~$ ~ 因此,对“适度”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求稳”,“和稀泥”,搞“折中主义”。“适度”的含义揭示了我们如何去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度,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其真正意义就在于我们如何根据实践的需要,合理控制度的范围,适时地稳定或者打破事物的度,使主观努力与客观事物的度相符合,从而达到适度,实现我们的目标。- |6 l' v0 b/ M* O+ {
1 F' ]. b$ r2 l& `, H) T3 f 与“适度”相对应的就是“失度”,“过犹不及”、“矫枉过正”、“欲速不达”、“物极必反”,甚至“差之毫厘”等等,都是失度。因此,领导者在运用领导艺术处理具体问题时,如何把握好度很重要,要做到精确、分明、细致、周全、深刻,正所谓掌握分寸、把握火候、工作适度。: |" b& q7 g2 F$ N, Q
9 L4 I+ ^% T: H+ a$ X& c! h
当今社会是一个理性发展的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如何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有赖于科学的领导艺术,需要科学把握好“适度”原则。领导工作中的“适度”问题,是一个贯穿领导工作全过程始终的问题,是领导者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量变、质变及其本质和规律的问题,它是领导者正确处理一切问题的适宜尺度和准则,这既是领导工作中的技巧,也是领导工作中的科学,领导者水平的高低也就体现在这里。3 G. L. k. S$ i4 }: ] ?6 Q
4 M9 J# w# z! M- d9 p& Y5 u; G6 b
领导工作中的“适度”问题,是一个相对稳定,并随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的问题,对“适度”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也有规律可循,这是寻求“适度”原则的基础。领导者在实际工作当中应把握以下“适度”的原则:
" A7 v8 b3 n) Y ^/ I: n& p. F: B% t8 P9 f) D, I7 n
一、“定量”与“定性”适度结合原则0 w6 h+ R& v0 N! |1 U4 P2 [. e
& B; J9 i) k5 s/ H9 o7 w+ u) K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对事物的分析坚持适度的思想方法,就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能够量化的问题进行量化,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定量分析,从数量分析上看是不是“适度”,进而确定明确的数量界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做定性分析,确定适度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具体方案。方案确定以后,还要注意“火候”,注意把握时机,积极推进,适时予以实施,努力实现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y8 k% d! |* ]5 _' j
; ~4 \# ^9 I" E6 G" |6 W 二、“理论”与“实践”适度结合原则" d" i! a2 |4 q
* e& P( a0 ~5 F% A+ Q: P) T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要使科学理论成为行动指南,就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工作实践中既要重视理论,又不能唯理论;既要重视从实际出发,又要使理论结合实践。因为科学的理论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甚至把理论当成教条,就会遗害无穷。相反,也不能只注重实践经验,而忽视科学理论的学习、指导和政策的研究,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导工作才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 C7 y; u' \4 {& G6 n; F! [ [5 ]% f
/ `0 o; T) i$ W7 [
三、“集权”与“放权”适度结合原则0 d$ r) a- q/ Y, C z6 l/ C* V2 J; `8 l
- T/ f5 x Z# m+ K& N 组织行为学中最讲究层级制。作为领导者,要正确把握领导层次,上级领导不要越俎代庖,包揽一切。适当地集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一味地上收权力,搞个人独裁与专制,就会影响下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下级开展工作。作为上级要适度放权,给下级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真正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p) G3 S3 p4 a1 N6 z, J
) ]! y6 {0 e4 [0 s& b8 N- D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适度结合原则1 V! F: [* c3 ^ Q) `4 q9 s
) g) R; ?" J( J
矛盾的适应性原则要求领导工作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既要用足用活政策,又要防止违犯党纪国法。在重大问题上,要坚持党性,坚定立场,坚持原则;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要宽严相济,因人、因事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遵循矛盾的适应性原则,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领导工作的创新性和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 o# y% g) e# h7 a h
5 c2 i+ R' ^( w/ W' F$ a/ @/ V+ R. Z
五、“动”与“静”适度结合原则
) D) s, \7 C+ p; y: e
3 d7 d/ U: B* \ “动”是指事物矛盾发展变化的状态,“静”是指矛盾发展相对平衡的状态。动与静是事物相互依存的两种状态,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动与静的摆布工作方法符合事物发展过程的辩证法。作为领导者,就应该随着事物发展的阶段性,进行动与静的阶段性摆布。如果事物已经变化了而不去采用新方法,那就会导致僵化;如果事物还没有转变为另一形态就去改变它,那就会破坏事物的规律性。所以,领导工作既不能搞绝对的高节奏,一浪高过一浪,也不能一味求稳怕乱。领导艺术的运用正是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领导工作亦是在动与静的正确把握中见绩效的。
' H/ d% U' N8 r7 G1 d, y) I) |# h# P0 I4 e- \% Y- e( _* z
六、“刚”与“柔”适度结合原则6 M) W- `% p8 \+ a, h/ W, D* [/ \) V
# A" S; i! Q( s*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