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老秘谈公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与调控

[复制链接]
西安小秘 发表于 2012-7-2 04: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毛泽东同志说过:“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三性”是对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公文也不例外。论及公文语言的“三性”要求,就不能不谈及修辞的运用。所谓修辞,语言学定义为:“是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对语言同义手段进行选择,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的技巧。”意思就是通过修饰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在实际写作活动中,文学作品主要是运用积极修辞方式来获得语言表达鲜明、生动、活泼的效果的。它是从主观体验的角度将事物以及事物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生活真谛表达出来,使人从意境上去感受、体味其精神实质。而公文则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方式来使语言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简洁、得体。它是从客观的角度将事物以及事物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生活事理表现出来,让人从事实出发去领悟其精神实质。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在实际写作活动中它们常常相伴而行、相得益彰。公文主要依靠选词与炼句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运用则处于辅助地位。公文写作中较常使用的修辞方法有以下几种:
9 c' O0 o) C  s3 l& {. \
. J7 X8 S9 C( S: k一、排比) K( _' c1 ^( W" U3 ]

8 {  ~. Y8 ?- y& G% M排比是指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内容的修辞方法。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多用于抒情或说理。在公文写作中,排比手法使用较多。用排比句来说理,可使观点阐述更严谨、更透彻,使文章气势贯通、条理清晰,也便于抓住某些特点对事物做重点勾画,使现象更清楚、更具体。例如:
$ `! A4 o$ A* W; J8 E2 O* s$ V) q" m$ k
①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9 @/ ?/ O* @) `8 v8 U( r3 ~
: @+ j0 z! t4 B& e" Q; M# D' X
②他(孔繁森)是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模范,是努力学习、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模范,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乐于奉献的模范,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模范,是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 P; n) H+ G$ X& y4 S
! B& m- F8 v7 F7 D4 ?
例①中有两组排比句,分别以“关系”和“是”作提示语来统领全句,准确而透彻地说明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例②中列举了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使人们对先进人物有了更真切、更具体的认识。如果这里不用排比句加以概括,人们对先进人物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的理解就会比较肤浅、零碎,也就无法达到这么好的表达效果。
4 n0 `' t- B3 |. s
4 Q2 K7 H& x8 x9 C- `此外,公文中还常常用排比来指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不足,或向人们提出要求、发出号召等。
- c3 O( M& {9 w7 b  Q  H1 v! ]4 a6 D* k+ }
二、对比
/ X. i( W( D2 G: B
0 U3 O8 C. E+ X% V/ b对比就是把互相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使事物的性质更加分明,以加深人们的理解和认识。机关在报告工作、请示答复问题、下达指示、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揭露问题时都可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从而使受文者对文中所反映的事物产生深刻印象,给予高度重视。
; J1 _, b+ S6 q, h% g& W- ]7 a
) q" Y, Z2 d8 U  j/ f' k5 e0 i如某市政府在给省政府的关于棉花生产的总结报告中,把当年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与上年度作了对比,其空间(某市)、事项(棉花生产)是一致的,而时间(本年与上年)是不一致的。通过这种对比,受文者可以清楚地看出成绩和问题。, u- M& k/ D3 ?! k; e9 T; V
  x& N: r$ ?5 S. H* Y. n
再如“目前我国电能一方面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又浪费很大。为了加强用电管理……特发布如下命令”这段开篇语,目的在于强调节约用电和加强管理,为了突出这个中心,第一句话就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电能的“供应不足”和“浪费很大”并列排出,两相对照,形成鲜明的反差,让人感到节电确实是一件必须抓紧抓好的大事。( V5 W9 Y- `$ p! r: I$ E1 C8 i
. W# [7 w7 ]' U4 _  `# E
三、引用( R9 \7 C& u% D5 G7 E* r

* }" n2 K4 C- @7 X- g引用是通过援引现成的语言文字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公文写作中,运用引用手法可使行文目的更加明确,观点更加突出,理据更显充分,文件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更强。通常在公文中引用的材料主要有公文或其他文件材料、领导讲话、经典著作、成语典故、民谚俗语五种,引用方式有直引和意引两种。直引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引用方式,是直接引用有关原文,其特点是真实准确,依据性与权威性强。
7 x- x) V. C5 I% o0 A
" C1 U/ L3 s2 ?) K* J例如:个人收入调节税《细则》第十七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未扣缴或少扣缴的税款,税务机关应限期追缴,追缴不回的由扣缴义务人在限期届满时负责补缴所欠税款。”这项规定是对扣缴义务人的处罚性措施。对演员的偷税行为,仍应令其补缴税款和给予必要的处罚。  k' @5 v6 W$ }1 u& G" U) {
1 `, a. U$ [& V
意引则是对原文或原话进行综合归纳后,作概括叙述,因此不加引号。它具有简化行文、突出重点的功效。
$ A7 B9 b5 `5 X( ]  B# J2 a( ?3 R" G) ]
0 d  g7 ]( @7 |7 W$ |. K/ u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议案。会议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了加速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发扬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树立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风尚,会议决定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运动。5 z0 c, |8 r6 P8 R) M4 i

4 y9 O% s* {  ]$ \: p- l1 p7 w四、层递+ T: m7 p( T0 z% L, S% C0 g
2 I1 [3 w7 ?' w/ _" J  T/ z
语言学习6 J8 N, N' ?) @0 z

2 {9 y5 R/ K3 f7 Q' k层递是通过比较,把要说的事情按大小、轻重、高低、深浅、远近等顺序逐层递进或递降表达的一种修辞方式。层递句在形式上并列,在内容上有比较、有主次、有阶梯性。在公文写作中,恰当地使用层递修辞可使表述清晰有序,思想逐层加深,感情渐次强烈,内容步步深化。例如:
& m( d; J$ |3 d1 M/ b
3 O& K9 Z) ~; v" E. Y! S8 k①从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转变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引进外资一起上。& V  g- J# L9 b/ t3 Q

0 a$ N) }/ T0 s' I6 M$ u②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地区偷税、漏税、抗税的现象相当普遍,拒不交纳税款,围攻税务机关,殴打税务干部,甚至私自大量印刷、贩卖假增值税**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地妨碍、削弱了税收工作,严重地影响了税法的贯彻执行,干扰破坏了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批评教育、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予以惩处。
' V( ]6 h' z  Q+ w& _) i% \
* a, ]; ^3 W$ r& ?前例由上到下递降排列,行为主体越来越具体明确;后例则由轻到重递进排列,事实情况、性质危害一层比一层严重,处理措施也一层比一层严厉。/ q) @0 r; S% B, S" |
' u: [2 d6 D+ K3 e  F8 J) c# s  e
五、顶真4 U) |% ~5 j+ p  p7 W+ X6 D3 G
& [8 r: w4 r" ?5 z
顶真是将相连两个语句中的前一句末尾部分词语用作后一句开头部分的修辞方法。使用顶真修辞手法的基础是客观事物之间必须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顶真中首尾蝉联的部分可以是词,本文由老秘网推荐,也可以是词组或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经常被使用,例如:
2 F7 I1 \$ q% I+ R% A+ O$ l5 w$ e
①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联贯起来的思索。
) e" O9 K! N, i5 i9 b9 {( A' e4 z7 I# A: ^' z, _! v
②会计人员的职责之一,是要及时地发现漏洞,发现了漏洞要查漏洞的原因,查出了漏洞的原因要及时把它给堵塞住,光堵塞还不够,还要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情况发生。4 {9 d4 J! |* \

- D; D' O* ~# F3 i" E2 ?以上两例通过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仅语句递接紧凑、表述生动畅达,而且说理气势贯通,准确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
  x. c' N/ u. d& Z3 ?9 K* ^* R- ~3 v
六、借代
2 ?) l' @' H" v
+ w. U. X) c* Y& c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来说明事理的修辞方法。它在公文写作中并不常见,只在需使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或需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时使用。例如:
/ Y& K9 i2 `. ?- J0 _3 k" o$ u$ H/ F& ~! G, j% y
①民以食为天,稳住了菜篮子,就能稳定人心,上海的一切工作才能开展起来。
+ p* k' J( V! R
7 r. z( Y9 q4 s$ k3 g②中央认为此种文字缺点的纠正,将使我们同志的头脑趋于精密,工作效能有所提高,故须予以重视,对已存缺点认真加以改革。
8 p) y3 n, |, J0 r7 l$ [8 P2 \4 x; a7 w, M% A/ h
例①中用人们用以购买食物的“菜篮子”来代替城市人民“吃”的问题,例②中用产生思想的器官“头脑”来代替思想,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
3 c' L4 [6 o) i  G4 T% n5 \7 _7 u- E" e  H
七、对偶! q- i6 M2 {2 A  {" w5 v2 f) @2 r
. g7 C; V6 j% ?$ n  g
对偶就是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接近,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两个语句成双成对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语言凝练概括,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在公文写作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方式,能鲜明地揭示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集中表现同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例如:6 E" {, C5 R" u6 c6 R5 h
6 X/ d2 V; g' |: F
①在修建房屋和进行农田水利开发等基本建设时,如果发现古墓、古代遗址和其他重要历史文物,必须严加保护,立即上报听候处理,对保护有功者奖,对破坏损坏者罚。2 D9 U( m  H8 {! h7 x, e) T

* X5 l' C6 s9 u②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 U, q/ H; X6 \7 z4 M' u: r. [+ ]- ?2 ^1 b% n
例①中最后两句运用对偶手法明确地表示,如何对待历史文物是一个极其严肃的原则问题。例②中最后两句运用对偶手法既精练又概括地揭示了主观主义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本质。
" D0 g; w4 n+ L2 @; K2 }, L" {9 P+ S! ]; |
八、比喻
/ I- V" m- O6 V: y) {4 i
1 n: t* L. `+ f& N! T& ?7 x' C1 b! O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公文写作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2-7-2 08: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不说也在用,集中学习下也不错
 
島上名人à 发表于 2012-7-2 10: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文章总结的挺好的,学习了
 
石头希迁 发表于 2012-7-2 13: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集中学习下也不错                  
 
cuiyx2012 发表于 2012-7-2 14: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人在江湖lgg 发表于 2012-7-2 14: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运用对偶手法既精练又概括地揭示了主观主义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本质。, w4 W6 Y/ M; L! p  W. q
 
gp001 发表于 2012-7-2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坚决支持,踏实学习,认真落实
 
sx21511767 发表于 2012-7-2 2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kkkkkkkkkkkkkkkkkkkkkkk
 
地铁 发表于 2012-7-3 0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呀,学习中,楼主辛苦了………………………………
 
山青水秀 发表于 2012-7-3 0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很有见地,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14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