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文的定义、特点及撰拟要点(八)
( Q% d4 E' e7 P, T第三节 函、合同、计划8 ^. _( o, D- n. n/ p ]3 \; W! l
* N/ ]% R1 J+ }, t 一、函 J% o X" m. b) N
. W9 s% O. G" X
函是商洽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函有多种。
8 N. A/ V8 ^1 l4 N) P. A3 D I! V! ]. n5 `4 T
发函的正文主要包括:行文的目的和原因,即为什么要提出协商讨论有关问题或提出请求批准的事项;需要询问、商议或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项,向对方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意愿和方案,陈述有关理由、依据和背景材料;提出希望或要求,如“请复文”“请予批准”“望予合作”等。有时以“此致”“特此函告”等结尾词作结。向对方请求批准的发函的正文与请示的组成情况相近。
* ~, P0 m$ i# d0 V! n 复函的正文主要包括:指明所针对的来函(标题、文号、时间等);答复询问,表明态度、立场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疑问,陈述有关理由、情况;提出希望要求,致谢。有时以“特此函复”等结尾词作 结,答复对方请求批准事项的复函,其正文组成与批复相近。4 T# W: d: W) f5 a- U# W4 Z, _
8 w+ H- c( B3 ^% D: `9 u 撰拟函时应注意的事项。
& D8 P8 q! W* ?. a; e/ F" ^( a, R9 Y q2 y$ _
二、合同(协议)
8 @. S+ y( U5 \. x& Q( p5 S+ {1 K$ c1 l M0 N, T
合同是一种证明性文件,是由当事双方(或两方以上)为共同达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责任、权利、利益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契约。合同主要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标题、编号、当事各方的名称(包括简称)、正文、作者签署、用印、鉴证机关用印、签约日期、附件、其他(电话、银行帐号、联系人等)。
5 {9 d3 P/ J2 l& F- A+ W
! M& o- |. s. J' x 正文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订约目的;标的(各方所共同要求实现的结果);各方的权利、利益、义务、责任;违约方面应负的责任及对其的制裁措施;文件有效执行期限;履约的地点及方式;文件份数与保管方法;对有关附件的说明(名称、效力);仲裁机关;不同文本的效力等。
1 A4 l9 I6 m; m$ E/ }
7 u; B8 i- o3 G$ [9 P 撰写合同文件时,应注意遵循特有的要求。" F+ h9 B4 M1 J
9 y. c! d0 e2 P& Q3 Y, w* r; j/ u9 L
三、工作计划$ y+ U' p& T0 _" Q, n; e' T
- z; n; F' `' M3 D( C7 @3 C- L" _
工作计划用于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活动提出目标并安排好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对实际工作进程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总结衡量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目标、任务的依据;对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工作任务及要求、指标;主要步骤、方法和措施;分工及完成任务的时限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工作计划既可用文字叙述形式(文章),又可用表格形式,也可两种形式兼而用之。为使文件切实发挥效用,应注意充分调查研究有关情况和问题;积极稳妥地规定任务和指标;步骤、方法和措施务求具体而明确、便于检查和执行;文字表达过程中,一般不作议论,以说明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