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是每一位从事机关工作同志的必备素质,同时又是一项基本功。写作功力,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所投入的智慧、精力等由此而衍生的文字历练程度。在现代办公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尽快适应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有效驾驭机关文字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不仅是写作问题,对个人而言,是提高思想素养、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对单位而言,是提高整体工作效能、加速推进机关长远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因素。* ~" w! e5 ]' m, R/ c
. f+ y- X: v" {9 b 一、写作功力真谛之拙见
) Q0 V1 l* V* W X) ?; u+ V( L# _4 k6 T3 I; h4 b4 q% S
自有了文字记载,就有了文字的写作。写作功力,它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思维再创造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是主客观因质有机结合并提纯的综合体现。% D8 x' }( o5 u! }# F& L6 |) m
3 ?( H2 y! N: g9 H1 [% p
写作功力源于思想修练。3 }. C/ {1 x5 O. n3 g r
" _9 ^' }# A+ B3 a 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平常评价某人特别能写,其实,写是表像,最根本的是这人有思想内涵。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谓“天成”,就是不同寻常的思考方法,否则,文字只不过是一串锁链穿起来的奴隶。只有用闪光的思想,才能穿起璀璨的珍珠。无思不能立说,大思想孕育大智慧。一个好的思想可以启迪他人智慧,润泽心灵。君不见,一些人在听到“大手笔”高谈后,顿觉得相见恨晚,相闻开窍,又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这种感慨既是传授者才学、心智与情感的表达,又是受众者智慧被开启、激情被点燃、情感被迸发的过程。
. R v% n; j9 s: i
/ L& v" d8 C+ \+ S! ?( f 古人讲,“文以载道”。说的是人们写文章是为了传播知识和表达思想。只有深邃而明晰的思想,才能有入木三分的语言,可谓心笔如一。一篇文章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会有永久的记忆。故文章赖思想而“永生”,因无灵魂而“猝死”
+ \! h1 e: L3 f) F. a/ X- U凡千古不朽的作品,均依赖于它表达的深刻思想,给人以震撼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传至今不衰,主要在于文中洋溢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诸葛亮的《出师表》之所以流传下来,也在于文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2 b0 P, N( S) w' f$ a( @( k$ b2 }
6 i4 y7 v7 k* W( i
写作功力源于境界的提升。
, M4 {& X% Y' y J/ `: i1 f& A/ s# O$ ] g9 k. W; |9 G( p
境界,是指事物可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态,即抽象的表现标准。写作的境界,是作者思想能力、理论素养、文化积淀、以及思想觉悟体现在文章中的层次水平。俗话说:登高远望。亦即只有登上高处才能远望。一篇文章,能真实的记录着作者本人的心智、思想、才学等修养履痕,更折射着一个人的品性、品味和品德。文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品自高。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字里行间,浸透着大气磅礴、英华盖世之旷宇之感,读后让人激奋,令人动情。这无疑 是毛泽东同志胸怀世界的博大胸怀和深邃的理想境界的真实写照。
6 N3 a9 J3 P7 O0 A& g x- S- Z
9 q' w" y- U: H 在写作境界的层面上,也包含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能催发作者的激情,提升写作的思想境界,责任意识,能唤起作者崇高的价值追求。. m% Q9 g! v/ Z: h/ }
& w1 ?3 f1 ?# {9 w5 E 写作功力源于文化素养的积淀
3 a8 y# {! i: L q* w. r
# L2 O9 l# _! T- g- y% N2 m+ Z 写作,是一个人文化层次的内敛表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无一不是经纶满腹,激扬文字。鲁迅杂文,犀利泼辣,宛如投枪、匕首。然而,这绝非一日之功。他六岁攻读诗书经传、旷史杂记。博览群书,故能运笔自如,文若流水。1 _' o; x- l$ `
% r$ ~' d e% i% `$ m' n2 H
写作,需要丰富而精深的学识为支撑。恰如人之酿酒,蜂之酿蜜,蚕之吐丝,惟其如此,方有美物生、精品出。时下,人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境况之中,多元的社会生活形态对每个人都充满着诱惑。这些诱惑,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读书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更影响着思考问题。办公手段的信息化取代了传统的书写方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弱化着人们的智慧,泯灭着创作激情和严谨的求学理念。即使动笔写个调查报告或讲话稿,只要打开电脑上老秘网搜寻,一切的一切尽在其中,无需绞尽脑汁去思考,也不用在格式上“绣花”。殊不知,由此拼凑的文章既无魂魄也无筋骨,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通稿。
4 H/ n2 o5 z! W/ j5 O# J% E$ z) L7 ]
二、掌控写作功力之举要
, m p% P2 Q4 L- m6 J1 }; `0 l' j, m; T; }- R
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组合堆砌,更是作者匠心谋势、追求崇高的过程。不仅需要开启心智、激发灵感,而且更需要潜心历练和修行。包括对社会、人生的关切以及自我意识的完善与超越。归根结底,需要自我度量、体悟。笔者拙见,如若在写作上有所建树,应理性把握以下三条:
; L( @7 e' w0 |3 j5 z3 P
* B* X0 W) V5 [; J4 u 一曰勤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但丁说“最好的语言属于最好的思想。”思考的过程也是“悟”的过程。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除去学识、才智,还在于他们不断地进行思考。思考是过滤器,只有思考琢磨到遍体通明时,情感培养得炎炎如焚时,才华方可横溢。“吾文吾悟”,说的是对自己想写的文稿架构及中心思想预先体悟和设定,做到笔随心动;“文无定势”,说的是文章体律千变万化,各有千秋。应视体裁、题材规则而从容应对。“酝酿在胸,反复回嚼,久之自然悟入。”简言之,思考的跨度越大,驾驭文章自由度的能力就越强。
4 q7 @& L) S9 R. m2 Y1 J' h. W7 t0 x# ~+ T
9 Q. Q1 p; ^6 o4 ?4 }9 W4 l 事实上,谁都在思考问题,只是思考什么,怎样思考有所区别。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难以让人们静下心来思考写作问题。人心浮躁是普遍现象。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往往使人忙于应对;功利、势利以及人际关系的纠结,容易让人们把心思都聚集于无休止的奔波之中。5 F9 h9 O- P- k! @
H4 _2 n7 E5 x9 v" I
精神智慧的光芒只有在聚焦效应之下,才能形成突破性的成材能量。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倘若把心思全部用于个人利益、目标设计与追求上,那么,对写作肯定顾及不暇,即使写了也是应付罢了。# R5 M1 W& @! e
+ v( S$ Y1 v/ X# p
" X) s" r+ v( u+ Q* ?- Q
! A' C p8 {1 q+ ?5 ?9 a# K 读书应以原著为主。因为原著是“原汁原味”的,无任何“添加剂”。现在提倡读《国学》。其实《国学》真的耐人寻味,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既有齐家、治国之方略,又有修身、养德之举要,可谓气象万千,深邃若古,由浅入境,马首是瞻。另外,还建议多读些《论语》之类的古籍。它是孔子之道的化身,既是教育学、道德伦理学,还是政治学和哲学。孔子之道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为理论基础,以和为社会政治目标。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思想体系,它所回答的是人应当怎样生活,社会应如何发展。有关佛教的书籍,是教人如何积德、行善和超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身。”这是佛学的法印。然而,切勿将佛教单纯理解为迷信。诵经打座,佛法释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精髓,彰显着天地合一、和谐共融的旷世理念。尽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唯心性,但就其文化内核而言,却是安身、处事的“立命之学”。
; R* q4 T' t6 V! }& |7 W2 i- X) q
8 p: |" a; s5 S5 R 读书务精读、读精。真正把其中的精髓掏出来,融汇在自己的思维流中。这样,说话、写文章肯定会气势若定,成竹在胸。读书切忌“死读”。君不见,偶有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竟然不会撰写论文开题报告,这是为何?论文化层次当属高端,关键在于把书给读死了,只注重书本却忽略了实践。读书的目的在于开拓视野,提升思想境界,更贵在有机、灵活地应用于工作实践。
7 H5 R3 h" h& m' U: l; l# b7 }读书切忌满足、陶醉。有的人读了一些书,似乎无所不晓。言行间似有“飘然欲仙”之感。古往今来,大凡饱学之士,均以谦恭礼让、宠辱不惊而著称,以行其正、重操守而留名。“学无止境”,指在学习上永远没有“顶”,也没有“边”。人一辈子要想学富斗车,必须多读书勿满足。应时刻保持一种平和而谦逊的心境、诲人不倦的态度,这样恒下心来坚持下去,必有善果。锄杆枪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