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数目”、“全”等意思。) C6 q; L" O% B; a6 v) l. c
【一把抓】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如“眉毛胡子一把抓”。1 c# Q1 r u# l
【一尘不染】主要指为政清廉,人品纯沽,不贪不沾。
+ e) E. ~+ u2 R7 r; Z6 Z【一气呵成】不间断。例:这篇讲话稿是昨夜里一气呵成的。 U& x k1 E# R' @* w" L; s
【一丝不苟】比喻办事十分认真。
5 a% l1 Z. d$ X' I; ]8 Z【一度】①一次。例:一年一度的述职活动又展开了。②一段时间。例:该厂由于领导不力、玩忽职守,一度陷入困境,亏损高达4000多万元,近日调整领导班子后,局面出现可喜的变化。
9 l* W$ a7 }2 \【一律】①指全体,无例外。例:凡乘机从中渔利或进行破坏者,一律报请当地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惩处。②一个样子,相同。例:千篇一律。
* f4 U; |6 q! a' o/ h( J) l【一并】合在一起。例:对前期已发的我老秘网市设定与实施的行政许可规定,市政府又制定了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一并施行。$ }* H2 S/ M% P) r0 o) V1 j$ M
【一贯】(思想、作风、政策等)一向如此,从未改变。例:谦虚谨慎、艰苦朴素是他一贯的作风。
" W. _+ Q7 V9 D' p( Z【一再】一次又一次。例: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再强调的这个指导原则,是从我们三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9 _$ F8 y' Y【一概】全体,无例外。例:凡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务必于本月底之前登记注册,过期者一概不予办理。5 P# J. g9 K7 i6 Y, ~$ f, H, M
【一经】只要经过。例:此事已向财政部请示,一经批准,即可执行。: A9 H/ Y; |# ?8 Y1 a
【力】“尽力”等意思。; B. ?5 `) T' Q
【力求】努力追求。多用于表示积极方面的事物。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工作,力求超额完成税收任务。
E5 P5 ]( Q; R9 A* Q8 T6 G【力戒】极力防止。对象多指缺点或不良习惯。例: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力戒骄傲自满。+ t1 H* d" t! B' \7 [
【力争】努力争取。例: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i! T- I0 b, a' ]
【力度】①力量大小的程度。例:突出重点,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②功力的深度,内涵的深度。例:这是一篇很有力度的好公文。2 W! P( I6 B' k. T! `
【了】助词。公文中多用带“了”的句式,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例:挖出了一批隐藏较深的刑事犯罪分子、增强了法制观念、开展了增产节约的宣传教育工作。“了”还包含“结束”、“明白”的意思。
( X" {9 }0 q4 |【了结】结束了。
2 j' d, a. k% s& r1 e【了解】调查打听。例:要深入下去,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防判断有误。
: p. U& [2 f: M2 O: q- R【了如指掌】了解得像熟悉自己的手指和手掌那样,比喻对事情认识了解得非常清楚。例如:对复杂的经济问题,应当深入开展调查,要努力做到了如指掌。
- X& H5 r. I; B5 r. r, S【八股】明清时科举中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的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中股、起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现在多用来比喻空洞死板、毫无生气的文章和公文。
0 c: z: O8 n$ o% ?3 h【于】多用于表明对象、范围、处所。( F5 ]5 l3 v; o2 Q7 A4 i' J
【关于】在公文标题中,常与“事由”合组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后面加文种名称,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例如《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_! v7 d3 r; w: r; G. z【于下】在下面。多在总结、工作报告的开头转入主体时做过渡用。例如:现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的有关情况报告于卜……/ K; T7 u2 H5 b7 U
【于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跟前一事。例:由于去年年终对奖金的发放控制不严,于是在我老秘网县刮起一股“滥发奖金风”……,今年一定要引以为戒,坚决制止滥发奖金的不正之风。
' f/ z0 P6 F- F P% j5 L( A+ a【定于】决定在。例:定于周六上午召开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座谈会,望准时出席。. d- `# l9 Z: t/ y
【希于】希望在。例:希于接此通知的一周内,将应参加“树立科学发展观研讨班”的学员名单报市委组织部。' n* O y3 o8 i& H1 e4 `( e
【鉴于】考虑到,觉察到。多用于引出事情的情况、原因、理由等。例:鉴于今年财务较紧,修建海河二号大桥的项目,拟待财政状况稍宽裕后再行安排。
, I6 d" X1 v8 S: ] p( t, M【基于】常用于承接上文理由、原因、情况等,以引起下文对主观意见的表述。例:基于上述理由,来函所提的意见需重新考虑。
0 p0 ?3 ^) R5 d3 v【义】“正义”、“意义”等意思。
" h$ r* U r% N4 b4 l% Y) ]6 Z【义不容辞】正义的事情需要去做,道理上不允许推辞。例: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这个当县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 T: A5 ?# P# H5 v* l【歧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又都是可以成立的。例:公文用语要严防歧义,不能“像雨像雾又像风”。0 f& X7 m. Z1 h
【凡】凡是:包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例:凡违反上述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和经营执照等处罚。) Q! ^0 k! a7 |+ D( B' K
【下】表示“向下面”“发布”“时间在后”等意思。
+ D% c: ~; i4 b7 _$ _5 n/ ]【下达】向下级或群众发布或传达上级的命令、指示、决定、决议及要求、精神等。例:应当深入领会上级文件的精神,以便准确下达给群众。
, Y4 z% Q9 N# P3 J8 W【下列】以下所列举的。例:请注意下列各点。- g/ T' V7 n! m b7 o% ^
【下不为例】今后不能以此为例再这么办。有提醒或警戒的作用,表示只能通融这一次。例:有些人明知违反规定,还用公款大吃大喝,事后以下不为例敷衍了事,这是非常错误的。' e! f& g* r, @3 O/ ~0 u
【与会】参加会议。例:据与会同志的汇报,当前各地防汛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4 L/ m3 V- Z S, w" B% B) a! ~
【予】表示“给”的意思。
" y( p; n* F1 c$ y- I! l* J: }【予以】给予。例:根据乡、镇各自的人员配备情况,县里在可能条件下对乡镇的人口普查工作将予以帮助。) s' b* V! m5 Y4 r1 _
【赋予】交给、给予。例:实现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Z# y7 |7 R0 o; Y% R$ x+ b【给予】给予通常作一个动词用,带动词宾语。例:上述开支应给予报销。1 h( M- X8 r% V
【定予】一定给予。例:如有反革命分子或其他破坏分子,乘机捣乱、抢劫或破坏者,定予严办。
9 E( V. m: U4 y* T【准予】准许给予。例: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其流离失所。
$ _+ H% j) d" V. s8 k4 x【特予】特地给予、特为予以。例:为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市委特予通报批评,希望市直广大党员干部引为鉴戒,抓学习、讲政治、守纪律、讲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W1 p$ |3 T, E0 X$ l【请予】请给予。例:以上请示,请予批复。( J2 J3 B, K" t, ?# D. c, y
【公】这里是“使公开”的意思。
7 U2 {8 _. g- H. j2 _' m【公布】公开发布、公开宣布,对象多指法规、规章和其他需要大家周知的事项。例: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精神公布后,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3 H @3 Q& z# W# h* b( k
【公务】有关国家和集体的事务。例:公务员获得应有的权力是为了代表国家执行公务,并不是这种权力的所有者,他们既不能逾越权力,以权谋私,也不能放弃权力,玩忽职守。0 m1 y% Q @+ _; u2 w# _2 X7 y6 W6 t
【切】“切实”“务必”“贴近”的意思。
# [( M, _# ~ c5 F) f【切勿】切实不要,千万不要。例: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
- x+ `" O6 t! A3 c【切实】切合实际;实实在在。例:要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把责任和报酬、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0 M3 O c6 t8 L) W- Q8 H0 W
【切望】恳切希望。例:以上询问事项,切望函复。
& ]3 @- f2 g! C【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例:要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切忌片面性。5 G9 `# m3 R5 z6 o7 \
【切记】牢牢记住。例:切记历史教训,不能再犯错误。
" y/ K+ J- X$ \& M3 g( V1 a【切身】①跟自己有密切关系的。②亲身。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 f! J/ u C8 x. N T9 j【中】这里是“中心”等意思。) |' n* T7 h5 ^: b
【中层】中间的一层或几层。在公文中主要指组织和干部。1 Q7 \0 p) v) x; D3 i$ l
【中心】居中的核心位置。例:办公室在一个单位中处于中心位置,所以,也叫中心机构,它与职能机构相对称。
" h6 U8 f. D8 l( [【中转】公文处理中的术语,指承上启下,联系左右。
/ R- N$ U6 [2 V* G' _【日】“每天”、“一段时间”等意思。+ i" e7 Q1 f! n
【即日】当天。例:关于市委第六届三次会议的闭幕消息即日见报不误。
2 ?9 y0 g: f6 K! }9 [6 V【日程】按日排定的办事程序。例:各级党组织要把“严打”斗争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 N( x: Y3 v7 U+ ]1 L
【日内】近几天内。例:第六届全体职工代表大会,日内即可举行。" K$ _% y9 i3 {) e
【日前】前几天。例:关于抗击“非典”的工作,日前已召开专门会议做了紧急部署。5 I% ?7 ]) I& a8 n
【日志】多指非个人的日记,如工作日志。& ?4 \( X6 ~2 t, B" h- ~9 \
【冗】“多余”、“繁琐”的意思,也指“繁忙的事”。
/ w* t) }) o @1 s$ D【冗笔】指公文中多余的笔墨。1 [2 r D* b. c5 b
【冗长】指公文写的废话多,拉得很长。8 I" z7 B% A$ k
【冗员】指机关中超出实际需要的多余人员。
6 P4 Q, N2 a9 t5 n2 x3 K8 C【冗杂】指繁杂的书物。
, q! W) G3 H# A" D【拨冗】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例:务请您拨冗出席本届会议为盼。$ G# |8 f; |$ c6 |
【不】表示“否定”“不用”“不要”的意思。
# V2 N8 e) V" ^* |6 i1 }/ H4 C6 J【不必】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例: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大事、要事,不必事无大小、样样都要自己亲自过问。
. d. ?: b# g/ |9 O【不但】与“而且”“也”“还”连用,以表示递进。例:人民解放军不但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 v* O; W5 k" k& y6 {【不法】违反法律。例:对走私贩私、投机诈骗等不法行为,应予以坚决打击。
' M# y9 Z! p1 l. o8 n( S% s) Q【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例:XX钢厂开展增产节约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关部门不妨一试。+ |4 x* t9 j) `. h* @, `! n
【不苟】不马虎。例:全体工作人员都应在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 D( a, N, z/ y7 U1 p3 _*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