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开头,我们不妨咬牙切齿、困惑不堪地问:“申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申论”当然不是个什么东西,可它究竟又是什么呢?( W% L/ o5 W0 L2 b5 f+ n! i m0 {3 w
对于申论的困惑,我们可以区分两个群体:一为那些有过考试经历,但申论成绩不甚理想的考生;一为那些正准备着公务员考试,准备申论时却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准考生。前者的困惑在于,明明去年申论考试时,我把那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自我感觉特别顺畅,比如一些中文、新闻专业的考生;明明生态、土地或突发事件应对等问题,恰恰就是我平时所关注和熟悉的,或者我的专业、研究方向就是这些社会问题,比如一个以中国土地问题为方向的硕士或博士,怎么最终的成绩都如此糟糕?后者的困惑在于申论究竟今年又会考什么社会问题啊?去年考生态,前年考土地,那今年考?那么多社会问题,我们岂不要海底捞月?申论文章到底怎么写呢?我的语言能力与风格都无法达到官样政论文章的要求,我还有希望吗?
5 p) H c9 @9 h' `: x 所有的这些看上去的热闹问题,只能归结为,我们还不懂得申论是什么。要搞清楚申论考察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有必要先从申论不是什么说起。
! c8 c/ Q2 E- J; B6 | 针对申论,人们普遍提出的两个问题:申论到底考哪些社会热点?申论文章究竟怎么写?首先需要澄清两个普遍的误区:. i7 {9 `% \1 H: M1 A# ?9 T
误区一:单纯的写作技巧考试0 O8 p/ X& k* X) Q! |) ]/ {& N. ?
申论的命题结构是根据材料来设置题型,这就决定了申论不会是单纯的写作考试,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当中真正应体现出的是材料当中的实质有效信息,如原因、对策等:
# ]1 ~: u( _! S$ m1 c2 u& ? 误区二:单纯的社会问题考察/ n9 q5 u' b) @" G: h, _
申论所考察的社会问题都是给定材料背景下的特定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分析把握该社会问题,不是凭空发挥、自说自话,而是依托材料,问题的答案其实主要来自于你对材料的挖掘。
) s! `) L; W4 R# D 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普通和明白无误的事实前提:申论的命题结构是,根据材料设置各类题型,而材料又以特定的社会问题为内容。而每年的考试大纲都会有这样一段话:
. H5 P3 m n B6 Q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 O* J# B) G) m: S( v 我们却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这句话,以至于懵懂地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
$ J4 v5 v/ W. i& [$ L 申论命题结构的三个构成要素有:材料、题型、社会问题。其中,材料构成了题型和社会问题的基础。我们也从这三个方面把握申论。
: }0 b T/ d* N% h( Z# \8 F" p4 R既然申论的命题结构是:根据材料、设置题目,而材料又以某一社会问题为内容,
; F0 G$ `- Z2 B- W) { 相应有三个根本问题需要解决,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把握申论的三条核心线索:. {1 C" W Y( ^ x: ~ S$ l
1、申论题型究竟是什么样的和各类题型当中究竟考什么?命题的规律与答题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在答题时利用材料信息?% s" E& N2 n: d2 h+ q. u9 d" R
2、材料究竟是什么样的?材料当中有什么呢?阅读材料有方法吗?如何在材料的茫茫大海中寻找有效信息并运用到相应答题过程中去?! Q1 d( P& `5 R- M2 i+ n$ k# X
3、申论考察的究竟是哪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背后体现出怎样的政府运作原理?
4 B) g% [5 e. H+ F0 K, k6 P& b' L8 O, t$ N
好的,现在我来回答申论是什么以及关于申论的三个根本问题:
% G) D4 L8 E+ D 申论考查的本质是对于材料信息的捕捉和运用,申论阅卷的采分点也分布在材料当中。写作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是为了在完整清晰的逻辑结构中展现材料当中的核心信息点,即问题的基本表现、影响后果意义、原因、对策。任何题型变化都围绕上述四个要素展开。+ M9 O; q3 p8 u2 ^* \# b
而材料看上去文法结构上无规则,其实,在逻辑上却有着深层次的规则,即材料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和线索,或直接或间接地展现、烘托、映衬出问题的四大要素,问题的基本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影响后果意义;原因;对策。
" B$ L0 ~1 {7 l2 d 对社会问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民生问题和政府职能问题,如2007年申论考的是土地问题,其中将失地农民这一民生问题和政府垄断着土地市场这一政府职能问题融于一体。对于民生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我们要把握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即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福利保障、加强市场监管。对于政府职能问题,我们把握的核心是政府不应该做什么,即尊重市场,区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法行政,不得超越法律的职权和程序。在这两个问题中,深深地体现出现代政府的基本理念,在控制权力限度的同时承担起自己的公共责任。. _5 \2 c# m$ S5 H i$ @" A
我们正是沿着这些线索来揭开申论之谜,展现你利用材料和综合转换的逻辑能力,以及或洋溢于行文之上、或沉潜于论证之中的人文底蕴与知识结构。 作者:郑岳峰( M5 V$ _5 U9 H0 b: h0 W
4 ~5 @' _! z; v0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