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未曾想,这回在老秘网应验了。2月2日上午,老猫还沉浸在老秘网注册用户突破四万的兴奋之中,突然老秘网出现大面积域名解析故障,造成多地网友无法访问。各QQ群里秘友们紧急呼叫,热切关注,老猫一边忙于联系域名服务商和网站技术员,一忙回应着秘友们的关切,真有点手忙脚乱了。由于决定更换网' u% S. t0 Q! N. S5 w
站IP地址和域名解析服务器,本次故障持续时间较长,直到2月3日中午才陆续恢复访问。老猫对于网络技术所知有限,仅能胜任日常维护,像网站改版、服务器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复杂事项一般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有人说,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老猫深以为然,但心里还是默默祈祷,此类故障还是越少越好。访问故障导致老猫无心上班干活,万一被领导抓住“小辫子”,那是大大的不妙。当然,所有的故障终将成为故事,今日老猫发动全家大扫除,准备安心过春节啦!
/ c3 @, m4 q2 |* C. q
0 V7 i( Q- B# \, D) r; q; T9 Z
点击播放送祝福:
, f V4 {; v7 k3 ~: R; D一、站长播报
5 V' Q, U v3 {& k0 ?: ?7 D p2 }1 X
0 H" x# m" g8 H; o- w1.专家答疑“开幕”。2月5日,应老猫邀请,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何新国老师在老秘网开展为期一年的书面答疑活动。大家如有秘书工作方面的具体疑问,可在老秘网“问答”版块直接提出,老猫将汇总整理交何老师书面作答。何老师治学十分严谨,承诺所有答复力争达到杂志发表标准,之后再与大家同步分享。经书易得,难师难遇。各位秘书朋友可要抓紧机会哦。
L" Y- Z3 q0 m: @1 x
1 _6 T+ X( I" T4 i4 v# w
2.病文诊所“开张”。学习研究经典文稿的写作思路、行文技巧很有必要,而解析各类文种写作中的常见错误,能够让大家印象深刻,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效果。周五晚,李刚英教授在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视频开讲“病文诊所”第一课《通知写作中的“常见病”》,告诫大家从事公文写作要从写好通知开始。这里顺便通知下,2月13日晚,房立洲老师将开讲“五味杂谈”第二课《例谈公文写作的立意问题》,敬请期待。再透露下,房老师的文章《秘书人员“说”和“不说”的艺术》刚刚被秘书工作微信摘发哦。
6 X. G# M' x4 E
' I1 h) s) n* o/ U- i* n. |- N3.众秘夜思“开火”。半年时间,演播室已上演了100期“众秘夜思”节目,绝大多数是听讲和问答的模式,鲜有双方激辩的热闹场面。2月5日晚,小风第一次主持,探讨年轻公务员如何在单位快速进步话题,期间遭遇远望等老秘连续“拍砖”,顿时群里分成两大阵营,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真理不辩不明,这正是老猫所乐见的。2月2日晚老猫续谈上周五未讲完的项目工作话题。2月3日晚寒冰再次登场,以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为例谈学习方法问题。2月4日晚楚汉争霸对个人撰写的三篇领导讲话稿进行集中点评。
8 h* \- H& I- q2 c- K
K# o% g5 R5 ^8 m, ]0 h二、观点荟萃
! f1 T2 Q( a1 \0 J, j
3 h* @6 ~* g5 H
1. 人们常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了,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恼了。”这正是语言艺术运用所实现的不同效果。秘书人员要达到自己的表达目的,就要注意钻研说话的艺术,成长为一个会说话、能办事的秘书。无论是和领导抑或同事、来访者等说话,秘书人员都要注意倾听,态度诚恳、言辞恳切、发自内心,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说话要有“准星”,离不开对“听话”对象的了解,包括他们的性格、喜好、习惯等。如:在汇报一件事前应该知道,领导对此类事情的一贯态度是什么,通常是怎么处理的,习惯什么样的汇报方式,等等。只有全面了解了这些,秘书人员才能作出“怎么说”的准确判断。另外,“说”的时间选择,对能否“说成事”至关重要。例如,一般来说,秘书人员向领导提一个建议,第一要选择在领导相对空闲的时间;第二要瞅准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时机;第三要把握住各方重视的“当口”。否则,说的时间不对,不是错了,就是过了,建议往往很难被采纳。
0 I( `4 Y C) A" ~+ m
0 W* M$ _; t; S |+ z
. P; M. ^2 l& K. g) c N
& Z% t* ^: `' p& \6 o0 { r2. 《年轻公务员如何在单位快速进步》关于这个话题,网上有很多相关文章,包括胡总、习总和各组织部门领导很多都讲过,讲得一般比较官方,比较高深,理解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对多数普通公务员而言,实际指导不大!还是从比较“草根”的技术层面谈谈可能更有价值!那么,年轻公务员初到单位应该首先应该做些什么?我想,一是全面了解情况,二是选准方向,三是做好规划!我所说的全面了解情况便包括认人、知事、明规矩!说白了就是要工作内容、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科室分工、领导分工、工作制度(明规则)、习俗惯例(潜规则)等等。 : X5 I8 j/ `$ g% j4 }
! D7 a) j) Q3 b$ U5 ^4 i0 u
, |+ D! M, p# J) R
6 o1 |! j; F4 h& I4 J; Z; Y8 P8 a
* Q6 @4 l6 J1 H
% ]2 h2 ~/ x; K- s
3. 其实,我们大家也会有感觉,有些做文秘的,好像没付出多大努力,就成长很快。为什么学了很多,但不成功,做了很久,但不进步?方法有问题!很多人,就是方法不正确,所以不入门,不上道。我刚进入秘书这个行业时候,也有这个疑问,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我自己不够努力吗?我发现自己的努力比别人要多得多,很多领导讲话的稿子,我差不多全文都能复述下来。我后来看到一个故事,是说有这个,跟着师傅习武,他问师傅,我学习要多长时间,师傅说,至少要五年。他说,如果我加倍努力呢?师傅说,需要三年。他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呢?师傅说,需要十年。这是为什么?有名师指点,又加倍努力,为什么花费的时间更长了?就是把身体弄坏了。所以,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二要有明师指点,还有就是要学一些养生的方法,把身体调整好,这才是本钱。 + V9 [3 t* o, \
. l+ l; N; `% ]+ {) o {
$ T R# b7 |# U2 s2 U4 u: z5 s% d
. R: a: p( ], W2 y& c+ ?: a6 K5 ^2 x5 ]4 W* Y6 j; E) J# d
4.印发、转发类的通知:1.不能把被印转文件当作附件处置。2.印字版记须放在被印转文件的最后,即末页,不能放在印转语之后、被印转文件之前。另外,会议通知里的地点要写清楚。前段某单位发个通知,地点在某大厦十三楼会议室,写对了。但部分前来参会的同志,一进电梯发现只有12楼,一下子蒙了。只有熟悉情况的同志明白,会议室要先坐电梯到12楼,再走楼梯上13楼。这种情况宜在通知里注明较好。 $ q* g+ Z' X$ n7 V5 _3 X: b' k/ R
, G$ h0 A' c* O* r- ]7 F
& r9 v# O% L/ _6 A7 |2 B( V6 Z4 E- D7 q: p8 }
9 C; ~# b0 q8 U3 S9 i' [+ j2 T. j. y( c5 I
5. 我在读文章、听讲课的时候,很清楚、很明白,更振奋,因为按照这个方法,写稿子不再是难事了,但是到实践当中,还是糊涂。很苦恼,个人打乒乓球,平常练习基本功的时候挺好,但是到比赛,就输球。也找原因。后来发现,中间缺一个环节,就是练习。原因在干,理念与实践之间缺乏过渡,即是练习机会少,没有在工作中实践。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学而时习之,就是把学到的东西放到实践当中检验,加深印象,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个是最重要的。1月25日,老秘网微信当中,有篇文章,“写文章有如放风筝,思路可以高飞,线一定缠在自己手上”,读了受益匪浅。
3 l% L* L- u6 f0 Y: n1 Z2 h7 I/ r$ g3 a6 k+ y& V2 n
O" z0 V# G2 x+ p) B3 M2 ^+ v; W. T2 a7 }4 q) t% o6 r
6. 对于一般的写手来说,在进行练习步骤时,要注意三个环节。其一,熟悉各类文章的写作模式。就当前文章的主要写作模式和套路来说,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有的称之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其二,养成经常写反复写的习惯。写文章来不得一点虚假,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时代,要想在写作上走捷径是万万不可能的事,尽管网络上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可以借鉴,但是原创和抄袭是可以通过检测手段来鉴别的。其三,及时吸收身边的写作经验。在写文章的具体招法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文秘人员应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觉悟,善于发现他人在写文章中所具有的经验做法,凡是能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应吸收转化,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 ; M& B, g, [5 x6 A# [% l' r8 z
% v% N0 E0 B- s- L& ?3 S* J) l$ A% N
. ]8 `2 ]) H$ B# q
5 P& g+ K, ?% V' L. _ G, M
2 t3 Z3 O1 W H
: k1 G% l% Z" q. Z/ ^7.党政信息的常用结构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倒悬式。这种写法把信息最核心、最紧要的先列出来,统领全篇。此类信息的开头话往往就是信息的标题和主题。二是综合式。围绕一个中心议题,综合介绍各单位的情况,把各地有特色的东西集中在一篇信息里,通常用于综合反馈各地对上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等。三是罗列式。在一篇信息里几种情况、几个经验或几个问题并列起来。这种写法一般用于介绍经验、列举问题。条文之间常用“一、二、三”序号连接或用“;”表示层次。四是直叙式。用一两句话简要说明情况或问题,既是题目也是正文,类似“一句话新闻”。 , N+ D5 C& J, W. p# H
% y" ~! @' `+ {0 u% f
& a3 \7 c) ?2 S Y" B: _. V6 @* ~' U8 f1 L# ^% n
- l5 f4 v* y/ O0 o" V. Q) K+ R
& ?+ i8 d5 ?+ y% I8. 精准立意是写好致辞的基本功。如何立意?起码要做到“三有”:一是心中有“物”,知晓听众、会议、活动、项目等情况,切合实情立意;二是心中有“景”,知晓致辞的场合、环境、语境等,切合场景立意;三是心中有“度”,知晓致辞人的定位、语言风格和特点,切合身份立意。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往往场合不同,致辞内容会有很大的不同。同一场合,不同的人致辞内容也各有特色、大有不同,为什么?主要是大家的身份不同,定位不同。例如,根据方案安排,一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主要有五项议程:(1)××商会会长介绍商会大厦项目情况;(2)异地商会代表发言;(3)县委书记讲话;(4)市政府副市长宣布项目开工;(5)主席台领导为项目奠基。实际上,前三项议程均属于致辞,致辞人分别是项目业主、商会同行代表、地方党政领导。业主致辞的定位是“感谢+介绍+表态”,商会同行代表的定位是“祝贺+追随”,地方党政领导的定位是“祝贺+肯定+要求”,做到了切合实情、切合场景、切合身份。 ) V1 b* t* @+ o$ k6 B- ^1 Z
3 R& D4 ]& ?& O' d! g
4 |* V( g; l' ?1 l# @7 l
! J! V8 d9 \0 g- Q0 W1 O# V
5 {! y% C% ~; }; W4 H' `
5 }' g* T' ~8 H# B1 ^0 t8 o0 A 2 J# w3 {& R, c( q
1 H2 N) ]; K0 t
9. 2013年深秋的一天,省领导来我校调研产学研工作。实地走访参观后,要召开一个座谈会。作为会议的记录者,我和负责对外联络的一位同事在会议室等候与会领导。距离会议开始还有15分钟,这位同事走出会议室准备迎接领导。突然,发现办公楼前的国旗悬挂在旗杆中间部位,给人降半旗的感觉,很不妥当。我们一边向分管领导汇报,一边立即到现场查看。原来是系国旗的绳子因当天风大有些松动导致国旗滑落。考虑到这根绳子已不结实,我们就没有再升旗至顶端,而是用水果刀将绳子死结划开,果断地将国旗取下并存放在值班室。赶在领导及媒体记者到来前三分钟,及时化解“降半旗”问题。
0 T; @! m4 g% \4 d2 _8 Y& {! L9 _$ A3 @5 b; }- l, s" q6 s
9 B% z2 O; Q( @: q* d3 q# g1 [0 A/ n6 \) R3 i' Q! R
" C( s. O2 u9 s; L6 j0 z7 m5 n; X8 `6 d2 s% P
10. 想想自己一年多来的经历和收获,忽然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人活的是一种精神,活的是一种阅历。一帆风顺、平淡安闲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没有色彩,单调乏味,而阅历丰富、拼搏奋进的人生才是一幅色彩绚丽、生动悦人的画卷,回味无穷。 , a7 {: ]- z. K6 J+ b
5 I6 l! A7 m9 u$ }; Q! E
上期回顾:
文稿修改演播室讲座视频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