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程端礼说:“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命”。(《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这里的“将军”指的是文章的主题,而“转换开阖”指的就是谋篇布局,意思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有如行军的路线,务必听从军队主帅的号令。所以,文章的结构怎样安排,怎样在开头点题,怎样在中段论证,怎样在结尾呼应,各层次之间怎样起承转合等等,都要听从主题的调遣。从这个角度来看,布局就是围绕文章的主题合理安排内容,使文章的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体,达到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从总体上讲,公文起草有其独特的写作规范和技巧,有相对稳定的行文格式,但决不是一定要成为“八股文”。公文是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上,一般都有无“三”不成文的惯例。从工作部署的角度讲,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贯彻落实的角度讲,既要讲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也要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目标、方向等,还要有组织实施的保证。特别是综合性的讲话,在行文格式上,第一部分大都是讲认识问题,第二部分讲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第三部分讲如何保障工作落实。我们在前面一章讲述结构时,已经做过阐述。 文章谋篇布局为什么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或者是“套路”呢?表面上看是表现形式问题,其实从深层上说,它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规律。在几何中,三角最稳定。在人们认识事物时,“三段论”也体现了思维的稳态,反映的是多数人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要素齐全了,才更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事物。 除了文章大的结构一般采取三段论外,在文章每一部分内容的安排上,一般也要讲三条或以上。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机械地理解“无三不成文”,以为什么问题只要抛出三个观点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使每个观点站得稳、立得住,观点与事实有机融合。所以在行文技巧上,一般每个段落开头,要有一句高度精炼概括的语言,然后细述;在讲某一项工作重要时,都要有一句或一小段高度概括的观点,作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以提升文章的理论性和思想性。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在为领导准备一篇与新任干部集体谈话时的讲话稿中,就在布局上安排了三块大的内容,一是要充分认识这次干部调整交流的意义,二是要更加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三是要按照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当好表率。第一点是从宏观层面、从组织角度出发,总说干部调整的意义,第二点是从中观层面、从干部群体角度出发,谈干部对组织的责任,第三点是从微观层面、从干部个人角度出发,谈干部对群众的表率作用。可见,三点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依靠内在的逻辑脉络形成了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还比如,在起草“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时,在布局上采用“是什么”(存在的“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为什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怎么办”(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的结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言之有物。 g% U& c0 f/ _3 V
" C7 e# z+ N7 _4 r* E; `: v
, ^9 T9 M0 G: f( ?: f4 r) y
8 n+ k6 ?/ T7 I6 r9 N0 X
' J' } D- f) o; @" p+ {
. B2 ~/ {" b# n# `" d! y+ f9 M+ |3 l% E5 p1 @7 r2 `& ]
8 \' c( ^1 @: r. T
$ b# H, ^, o0 ^" U/ U9 [1 l. G
$ j0 u0 Y: f& f* R) N- g- _+ D, O) W) s
1 T9 n% w- F* D0 s' Q
9 b/ Q* D' |% z
+ w: g/ \! K4 t: e F( g% W! H+ G. w+ R7 y3 P$ {" \ [
" Q8 }; v/ J5 ^* L( |5 f2 B1 m. Q
j. ]9 U( g) C2 c6 {9 j" u! Q
/ k1 @9 v! d! L0 C* ^
. M/ \8 G/ U$ S; ?0 e4 F& }2 L/ i3 H G J7 y" c% c( d9 I
. K& Q& H8 D1 a; N3 W& S1 \. Y6 t5 K4 s: e# ~$ m3 v' s3 l
) V# i2 ^" y6 w! P- B3 X
6 h4 I% W; h, \- b: p* h9 N0 r3 ] 首发公众号:山羊胡的公文课堂 |